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章登享的博客

乘桴出海雨纷纷,卧看水天飞乱云。北涛南走三千里,不解飘零谁识君?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小 村 匠 人  

2017-01-21 08:31:28|  分类: 旧梦懒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大国有工匠,小村多匠人。

小村里,会木器的叫“木匠”,会竹器的叫“篾匠”,红白喜事掌勺的叫“焗匠”,修屋盖房的叫“瓦匠”,还有会漆工的“漆匠”,弹棉被的“弹匠”,酿酒的“酒匠”,烧窑的“窑匠”……

村人对匠人充满尊敬,“匠”字后面必带“师傅”一词,如篾匠师傅、木匠师傅、焗匠师傅、瓦匠师傅。

小村里的木匠各有绝活。王木匠的农具得于祖传,犁耙耖磙口碑最好;陈木匠擅长甑儿桶儿,结实耐用人见人夸;邹木匠的风斗最走俏,手柄轻巧灵活,使起来不需费劲;刘三哥的家具红遍全村,大姑娘出嫁、小伙子结婚都请他主脉;魏家老幺最会赶时髦,流行什么就追什么,就那床吧,平头床、花板床、六弯床、高低床、席梦思床、沙发床……他跟着潮流赶,钱一赚一个准;还有那个陶老大,高中一毕业就迷上了木匠活,先在村里村外卖卖手艺,积攒了资金,后来干脆到集上开了家具店。十数年过去,家具成了镇上的抢手货。“一只虎”南轩伯的功夫是为上寿的老人做“老屋”(棺材),传说他乜着一只眼,第一板斧劈开木料,就知是“男板女板”(意为家中老夫妻谁先过世)。我不信,为父母置办“老屋”时特意问他,他神秘地一笑悄悄告诉我是“男板”。后来先去世的果然是我父亲,真神了!

村里焗匠名气最大的是邹嘎子。他爸是老焗匠,嘎子起先跟着学厨艺,村里红白喜事父子俩去挣个零花钱。嘎子总觉得缺点啥,跑到深圳、东莞悠了几圈,回来可就变了样儿。他削出来的鱼片纸片般薄,切出来的肉丝头发般细,剁一盆肉酱你还没抽完两支烟,切一篮瓜果你刚喝完一杯茶。至于味道,乡里人叫好,城里人喊绝。这等功夫当然受人追捧,一下子红遍了十里八村。嘎子多了心性,立马拉起个小团队,买了辆皮卡车,蒸笼屉格、锅碗瓢盆、桌椅板凳一应俱全。谁家红白喜事,一股脑儿拉过去,省却了人家许多麻烦,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。焗匠们都眼红嘎子,可嘎子又不安分了,跑到镇上盘了一家酒店,扯出个“嘎子餐馆”的名号,那生意火得一塌糊涂!而今又闹起了“餐饮娱乐休闲”,人再也不称他焗匠,都叫他老板了。

小村里几乎家家都会竹器活,编个篮儿箕儿,织个筐儿笠儿还行,不过大多粗粗糙糙,都自家用呗。但箩筐、簸箕、卷帘这些精致点的竹器,一般人还真没奈何,所以得请篾匠。最出名的篾匠是花爹,花爹六十开外,肥头大耳,每天头皮刮得亮光光,一顿饭半斤烧酒喝得歪歪倒,吹起牛皮涎沫飞出花儿。花爹架子大,得提前三五天上门去请,请进家好酒好烟好饭好菜招待,直到酒喝得舌头打卷儿。人都以为他醉倒了,才不是!他三两把扯掉外衣,几巴掌把自个脸儿拍的啪啪响,然后挥起篾刀,一忽儿斫,一忽儿削,一忽儿剖,一忽儿刮,眨眼间,大根的竹子,青成条,黄成段,长短厚薄一大片。随后就是一场编织的表演,篾片儿是他温顺的道具,在他灵巧的手里,忽上忽下、忽左忽右,或蹦或跳、或弹或舞,嚓嚓的响声有微风的绵柔,有细雨的空灵轻盈,想偷艺的后生一个个看呆了眼。他编织的物什,好看又耐用,乡里人争着要,城里人抢着买。可他就是不收徒儿,说是怕徒儿污了名声。80岁那年,他在家里编笸箩时,头突然一歪,再也没有醒过来。从此,他的一手篾匠绝活也就失传了。

一年过了又一年,小村里是匠人的都往城里奔,不是匠人的都朝南边跑。以前是村里人卖给城里人竹木家什,但现今村里人多从城里买一堆塑料的盆盆桶桶、篮篮篓篓。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发感慨:“咱这小村里过去恁多能人,现今哪,死了的没人接班儿,活着的又不愿在村里呆。嗨——”

那声长长的“嗨”,带着秋风的寒意传得老远老远。

 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3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